【年代】:明末清初1739~1933年
【書名】:廈門佛教誌
【作者】:廈門市佛教協會
【出版】:廈門大學出版社, 2006
【內容】:
民國二十八年(1939)
□ 2月,大乘佛教青年會在廈門設立養元宮、福海宮、東嶽廟、養真宮、新南旅社等布教所,由教會教化部組織講師,于每星期五下午輪流演講……
福海宮
在廈門港金新街(後以宮為名,即稱福海宮街)舊20號。相傳始創於明末,清乾隆四十年(1775)一度重修。初祀天后,道光以後增祀保生大帝。民國二十二年(1933),蔣以德居士翻建。宮址高出地面,宮宇頗宏敞,宮前圍護木柵欄,留有寬大庭院,周邊多有露天攤販,是附近居民休閒的場所。宮中兼祀佛像。20世紀40年代以前嘗有僧人住宮。今廢。
【來源】:電子書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bM7pgxVr9BGp1zKH7SZE5Q4TY5Z-I9mW/view?usp=sharing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