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年代】:明末清初1739~1933年
【書名】:廈門市志.第五冊
【作者】:廈門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
【出版】:方志出版社,1999
【內容】:
福海宮 一在廈門港,祀保生大帝、天后,建於明末。清乾隆四年(1739年)及民國22年重修,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間毀,後改建為街道辦事處……
據傳廈門港福海宮如不到白礁“請香”,則到曾厝垵“請香”。
……
清代,廈門港漁民被列為低賤的“蟂民”,被叫作“討海豬”、“討海牛”。俗話說:“行船跑馬三分命”,漁民把命運寄託在神靈身上,廈門漁港遍佈寺廟,有福海宮、圓山宮、田頭媽宮、龍王宮、釣艚王宮、鉤釣王宮、金王爺宮、大人宮、會福宮、太平殿、福佑殿、龍山殿、安慶堂、安定堂、福庵廟等。
【來源】:電子書
0 意見:
張貼留言